為何你的行書轉折,依然像楷書一樣生硬?
在【行書入門】第一講中,我們學習了「牽絲」與「連帶」,成功地讓筆畫開始流動。然而,許多書友立刻遇到了第二個瓶頸:筆畫雖然連起來了,但在轉彎的地方,還是像楷書一樣,一個個生硬的直角,缺乏行書應有的圓潤與流動感。
這個問題,正擊中了從楷書到行書最核心的技法轉變——如何「從方到圓」。
楷書的「方」,是為了建立法度與莊重;而行書的「圓」,則是為了追求書寫的效率與流動的氣韻。它不是簡單地把方角磨圓,而是一種更高級的用筆方式。今天,我們將透過歷代大師的經典作品,徹底拆解行書轉折的3個關鍵技巧,讓您的字,真正地圓活起來。
【行書入門】第2講」
關鍵技巧一:圓轉 (Yuanzhuan) - 以弧線代替直線的流暢之法
「圓轉」,是行書轉折最基礎、也是最重要的技巧。顧名思義,就是用圓潤的弧線,來代替楷書中頓挫分明的折角。
![]() |
王羲之《蘭亭序》圖片放大欣賞“事”字 |
請看書聖王羲之在《蘭亭序》中這個「事」字,它中間的轉折,筆鋒幾乎沒有任何停頓,如行雲流水般一筆完成,形成一個完美的圓弧。這就是「圓轉」的最高典範。
- 技法要訣: 在轉彎時,手腕要放鬆,以腕帶筆,讓筆鋒在紙上順暢地劃出弧線,避免任何不自然的停頓或抖動。
關鍵技巧三:使轉 (Shizhuan) - 充滿節奏的提按變化
如果說「圓轉」是畫弧線,那「使轉」就是在畫弧線的過程中,加入了提按頓挫的豐富節奏,讓線條充滿彈性與力量。
![]() |
米芾《蜀素帖》圖片放大欣賞 |
請看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的字,他的轉折極富變化。在這個「態」字的轉折處,筆鋒在轉彎的同時,有一個明顯的「提筆變細、按筆變粗」的動作。這種提按的變化,讓轉折處不僅圓潤,更充滿了生命力。
- 技法要訣: 透過手腕與手指的精微控制,在轉彎時加入提按動作,控制筆畫的粗細變化,創造出豐富的節奏感。
關鍵技巧四:折筆 (Zhebi) - 方中帶圓的內斂風骨
行書並非一味的圓轉,有時也需要保留楷書的方折風骨,但處理方式更為含蓄、流暢。
趙孟頫《膽巴碑》圖片放大欣賞
請看元代大家趙孟頫的字,他的轉折,外形上看是方的,但內在的氣息是圓的、是連貫的。這就是所謂的「外方內圓」。
- 技法要訣: 在轉折的頂點,筆鋒有一個快速而細微的「提、轉、按」的動作,而不是像楷書那樣完全停頓。這讓字體既保留了結構的穩定感,又不失行書的流動性,是從楷書過渡的絕佳橋樑。
行書3個技巧,讓你的字立刻流暢起來
從楷書的「方」,到行書的「圓」,不僅是形狀的改變,更是運筆心法的轉變。總結來說:
- 圓轉: 以弧代方,追求流暢。
- 使轉: 提按頓挫,富有節奏。
- 折筆: 外方內圓,保留風骨。
希望今天的分享,能為您在「德道書法」的行書學習之路上,掃除障礙。
✨推薦: 【行書入門】第一講👇